全国大中小学多学科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品牌活动名师公益讲堂(第1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5-01-16浏览次数:10


2025116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湖北师范大学“勤敏”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践基地大冶市大冶湖学校与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1期全国大中小学多学科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品牌活动名师公益讲堂。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颜龙龙主持,大冶湖学校副校长朱冰松和黄石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朱勇进行讲座分享。

讲座伊始,颜院助首先向两位教育名师和所有参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大冶湖学校朱冰松副校长进行了题为“高考命题理论、实践与高效课堂”的讲座。朱校长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详细阐述了高考内容改革,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分析了高考试题呈现的特征。包括核心价值、能力素养、情境载体的“三条主线”;服务高校人才选拔、服务引导高中教学、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服务”;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三项培育”;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的“思维三化”和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情境三性”。接着,朱校长以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教材与高考试题分享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朱冰松校长讲座截图


另一位讲座嘉宾黄石市第十四中学的朱勇校长进行了以“‘人机共生’:构建高效课堂新生态”为题的讲座。朱勇校长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指出“人机共生”理念对于当今构建高效课堂新生态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评价该理念下高效课堂的三个标准,即提升人机交互的认知主动性和深度,平衡“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配比,以及强化生成内容的真伪鉴别和安全。朱老师还从信息量、训练量和思维量三个“量”,以及形动、心动和神动三个“动”的角度对“人机共生”下的高效课堂进行阐释。随后,朱老师从理论透视、功能阐释和场景应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构建“人机共生”下的高效课堂,分享了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的实用策略,推动实现人机协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朱勇校长讲座截图

在两位名师的讲座之后,活动进入到提问交流环节。与会者积极提问,就高考命题、高效课堂构建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等话题与两位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两位名师耐心解答了与会者的问题,并分享了更多的经验和见解。

(答疑环节)

本次名师公益讲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两位名师的分享,与会者不仅获得了关于高考命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等方面的最新知识和经验,也有机会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次名师公益讲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未来,我院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活动,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实践贡献力量。